英蓝音乐厅

9.4澎湃 · 繁简之间

—— 徐上钧 · 齐一多

曲目

1.6段音乐瞬间 Op.16 | 拉赫玛尼诺夫
2.巴赫d小调恰空 | 布索尼[改编]
3.三首《彼得鲁什卡》钢琴改编曲 | 斯特拉文斯基
4.b小调奏鸣曲 | 李斯特

9月4日,青年音乐家徐上钧与齐一多富有激情、张力的澎湃琴音,在初秋雨夜的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奏响。

徐上钧
在这样的场景里演出是十分独特的体验,演奏者可以更加随意自然的发挥,可以在台上表达一些即兴的音乐处理。
拉赫玛尼诺夫的《6段音乐瞬间》的难点主要在于音乐形象的把控上,音乐形象转换明显,需要迅速的进入不同的表演状态,以及同时要顾及到处理的组织整合上。本身的音乐元素相距较远,不能很好整合的情况下会容易被打散。
斯特拉文斯基的《彼得鲁什卡》钢琴改编曲主要在于其演奏技术非常艰深,拥有非常多的大跳技术以及8度技术还要求细小的跑动非常精确,仿佛手要能伸能缩又大又小,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顾及表现其怪诞搞笑的音乐形象。
齐一多
今天选择的两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极强的关联 ——“生命”,仔细品味能感到它们仿佛在叙说着人的一生,从来到人世、成长、再到体验世间的五味杂陈,经历喜悦、痛苦、爱情与亲情的得与失、种种磨难,最后蜕变升华。
李斯特《b小调钢琴奏鸣曲》这部传世巨作开创了单乐章奏鸣曲的先河,有着庞大而复杂的结构、令人深省的内容以及色彩斑斓的和声变化。多处可见鲜明的人物形象,例如魔鬼梅菲斯托与象征着爱情的玛格丽特主题、上帝之声和浮士德的主题,其中梅菲斯托主题的化身在整曲中无处不在,浮士德的主题也是一直不断的出现并且隐藏的更为隐秘。对于演奏者来说,在演奏中不仅要清晰表达出音乐中呈现的每个主题性格特征、应对技术难度,并要持续保持状态,对精神和体力上都是一种考验。
布索尼改编的《巴赫d小调恰空》这首作品是我最钟爱的曲目之一,此曲最大的难度在于在三拍子的基础低音之上,演变出一系列反复的且复杂的变奏与旋律线条。经布索尼改编后,作品产生出庞大的音响效果,在演奏中如何在一系列花哨的技术手法以及音乐形式的变形后,做到保持音乐内容中的纯与真、张力和深度,这其实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